就在日前,韩国一则仅有百余字的军方通报,在朝鲜半岛生成了重重迷雾。根据“央视”的消息,韩国联合参谋本部7月4日发布通报称,韩军于前一日晚间在军事分界线中西部段控制了一名越境朝鲜人员。通报措辞简洁,表示韩军通过追踪监视后实施“诱导作战”,最终在不交火的情况下完成控制。韩方特意强调朝军“没有特别动向”,似乎急于降低事件的敏感性,为局势降温。但这件事情本身,其实非常的奇怪。弄不好,就变成了朝鲜半岛上的一颗“火星”。
我们先来说这件事情本身。为什么说可疑和奇怪呢?从去年开始,朝鲜改变对韩国的定位,不再强调是“需要统一的同胞”而是“敌人”之后,朝鲜就开始封锁所有对韩陆路通道,非军事区也布满地雷与传感器网络,关键要道更是碉堡林立。在如此严密的封锁下,竟有人能“成功穿越”分界线,这本身就是个挺离谱的事情。更关键的是,如果真有如此“能人”,可以单枪匹马横穿雷区和各种军事防线。结果刚过界,就被韩军诱导并抓住,这前后的能力高低“波动”,未免有些太过于离奇了。而且,韩国军方说自己使用了“诱导作战”。但问题是,“诱导作战”战术源于2020年韩国边境改革计划,是专门针对非战斗人员越境设计的特殊手段,通过心理战与物理围堵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目标。若真是自愿投诚,何须“诱导”?
所以,这一术语暴露了关键信息:此人很可能原本并未打算越界,也不是什么军事人员。就是生活在边界地区的居民,结果误入了韩军设计的陷阱,才进入控制范围。而“控制”一词更暗示可能存在反抗行为。这也绝非普通脱北者的标准处理流程。
最关键一点,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异常敏感。李在明上位后,刚刚打破延续64年的军方传统,任命无军旅背景的文官安圭伯出任国防部长。他上任第一刻便急迫与联合参谋本部通话接收军权,并特别“肯定”军队在尹锡悦戒严事件中“对不正义命令的消极应对”,明显意在敲打军方。李在明推行“实用性外交”,试图调整尹锡悦时期的对朝政策。但基层部队却在此时制造边境事件,暴露了韩国军队内部的深刻矛盾。当总统推动对朝缓和之际,军队的行动却在制造紧张、制造“火星”。那么问题来了,韩国军队的效忠对象,究竟是谁?不是韩国总统,是谁呢?
元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